产科

1-2个月宝宝的常见疾病

来源:贝护佳 发表时间:2014-03-10

湿疹

湿疹又称奶廯,是由遗传、过敏等内外部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主要在新生儿的两颊、额部和下颌部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孩子的皮肤上会出现水疱、脓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液、糜烂、潮湿等现象),发病部位也可扩展到孩子的胸部和四肢。痂皮脱落后会露出糜烂面,愈合后成红斑。数周至数月后,水肿性红斑开始消退,糜烂面逐渐消失,孩子的皮肤会变得干燥,并出现少量薄痂或鳞屑。湿疹会引起剧烈的瘙痒,使孩子经常哭闹、烦躁,尤其是容易在夜间发作,影响孩子的睡眠。

如何预防

避免让孩子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旧报纸、杂志等容易积尘的物品要移出室外。地毯、填充玩具也应少接触。家中最好不要养宠物。

注意调整饮食:人工喂养的孩子如果对牛奶过敏,应选择母乳喂养,或给孩子选择专门的低敏奶粉。

母亲应注意忌口:如果孩子对母乳过敏,母亲应禁食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湿疹孩子的护理

喂养方面:最好采取母乳喂养,同时母亲应暂时不吃鸡蛋、虾、蟹等食物,以免这些食物通过乳汁影响孩子。

衣物:新生儿的贴身衣服、被褥必须是棉质的,外衣的领子也最好是棉质的。患湿疹的孩子衣服应宽松、轻软、并适当少穿些,过热、出汗都会造成湿疹加重。孩子的衣物应该勤换,以保持孩子身体的干爽。

洗浴:父母最好不要用热水喝肥皂给孩子洗脸、洗澡,也不要减少洗脸、洗澡的次数,应该用温水和偏酸性的洗浴用品为孩子清洁皮肤。避免交叉感染。

环境:患湿疹的孩子房间内温度不宜过高,并不宜铺地毯。孩子的房间应定时通风;打扫卫生时最好用湿毛巾或吸尘器处理灰尘,避免扬尘。

孩子手部护理:父母应勤给孩子剪指甲,避免孩子抓破疱疹引起继发感染。另外,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戴手套,以免限制孩子手部动作的发展。

用药:父母可在医生安排下通过皮下注射孩子脱敏,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让孩子口服0.2%苯海拉明糖浆、扑尔敏、强的松等药物,或在患处涂抹湿疹霜。

防疫:患湿疹较严重的新生儿不能接种疫苗

结膜炎

结膜是紧贴于人眼睑内并翻转覆盖在巩膜(白眼仁)表面的一层坚韧的薄膜。结膜可以帮助人防止异物和感染对眼球的损害,但也会因为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而发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淋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衣原体(一种类似细菌的独立微生物群,引起孩子结膜炎的衣原体主要为沙眼衣原体)都可以使孩子被感染而患上结膜炎。

结膜炎的症状及预后

结膜炎的主要症状有:眼睑肿胀,结膜发红、水肿,同时伴有白色或黄白色分泌物(转为脓性所致)。开始发病时孩子可能只有一只眼睛出现症状,另一只眼睛很快就会收到波及。如不及时治疗,炎症还可侵犯角膜,引起角膜炎。有的孩子还会产生后遗症,使视力受到影响。

如果父母在怀孕期间发现自己患了淋病,孩子出生后出现结膜炎症状时就一定要立即治疗。否则,这种由淋病球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会迅速侵犯角膜,引起角膜穿孔,甚至造成失明。

怎样预防

1.多观察、早治疗。平时父母应多观察孩子的眼睛(天热时更应该注意),一旦发现眼部异常应及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2.孩子出生后即为孩子点1%红霉素眼药水进行预防,一天3次。也可用0.5%红霉素或1%四环素眼膏涂抹结膜。

3.孩子的毛巾、脸盆等个人用品应当专用。

4.母亲在照顾孩子的时应洗净双手,并确保衣服清洁。

5.切忌用不洁的手帕为孩子擦眼。

怎样护理患了结膜炎的孩子

1.为孩子清理眼部分泌物时,切记先用流动的清水把手洗净。

2.用消毒棉签蘸上温开水(棉签不要太湿,以不往下滴水为宜,以不往下滴水为宜),轻轻擦洗孩子眼部的分泌物。如果分泌物较多,父母可用消毒棉球蘸上温开水放在孩子眼部湿敷一会儿,再换一个干净的湿棉球从内向外轻轻擦拭。擦拭时应注意一次用一个棉球,用过的就不能再用。

3.用眼药水为孩子滴眼。滴药时应先滴病情较轻的一侧,间隔3-5分钟再滴病情较重的一侧。

4.孩子用过的物品(特别是毛巾、手帕)要进行消毒,严防交叉感染。

5.勤给孩子洗手,并注意不要让孩子在摸了患眼后去触摸另一只眼睛,导致两只眼睛都被感染。

腹股沟疝气

腹股沟疝气,是婴儿体腔内的小肠、输卵管、卵巢、睾丸等器官经过体腔壁或腔内空隙脱出,在孩子的腹股沟处形成突出。父母在孩子的腹股沟处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严重时甚至会肿至阴囊),同时孩子还会出现爱哭,不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伴随症状。孩子大声啼哭、咳嗽、排便、排尿时,腹部压力会突然增大,非常容易发生疝气,父母一定要当心。

男孩更容易患腹股沟疝气

男孩的睾丸是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的,如果下降后的腹膜鞘状突闭锁不全,就会形成比较大的空隙,使孩子出现疝气。所以,男孩患疝气的几率比女孩要高得多,大约相当于女孩的5-10倍。

除少数孩子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孩子的疝气包块还会逐渐增大,不但给治疗带来难度,还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而无法推回腹腔)。疝气嵌顿容易引起肠管、输卵管等器官坏死,危及孩子的生命,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父母在发现孩子的疝气后,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力求早日彻底治愈。

腹股沟疝气的判断方法

如果孩子在哭闹、咳嗽、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腹股沟或阴囊处(女孩则出现在大阴唇上方)出现突起的肿块,孩子平躺或用手按压时可以消失,孩子再次哭闹时又出现,父母就应该考虑孩子患腹股沟疝气的可能性,并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如果上述肿块多次出现,甚至可以下降到孩子的阴囊里,用手不能推回去,并伴有哭闹不止、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发烧、厌食症状,说明疝气已经发生嵌顿,父母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救治。

腹股沟疝气的预防

1.多观察孩子的腹股沟和阴囊,发现肿胀、或有时隐时现的块状物时要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可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2.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诱发疝气的发生。

3.不要让孩子过早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疝气。

尽量少让孩子长时间、大声啼哭,以防腹压升高

4.孩子患咳嗽时应及早治疗,尽量少让孩子大声咳嗽。

5.注意预防和治疗孩子的便秘,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以免引起腹压升高,诱发疝气。

脑膜炎

脑膜炎是指包覆着孩子脑部的三层薄膜受到感染而引起的脑部疾病。常见的脑膜炎有由细菌感染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和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浆液性两种。

脑膜炎的危害性很大。如果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展到危险阶段,使孩子出现心智障碍、大脑性麻痹,甚至死亡。

脑膜炎的主要症状

脑膜炎的常见症状是发热、精神萎靡、嗜睡,或爱哭闹(特别是发出哭声发直的尖叫),目光发直,呕吐(最典型的是吐得很远的喷射样呕吐),颈强直(向前搬动孩子头部时感觉到颈部有抵抗),前囟隆起、紧张等。

有的孩子患脑膜炎后会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扁平、指压不褪色的特殊皮疹;有的则表现出咳嗽、腹泻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

一般情况下,脑膜炎患儿出现初始症状后很快出现进行性嗜睡,偶尔还会出现昏迷或惊厥。

如何预防

按时、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预防麻疹、脑炎、流感等疾病造成的脑膜炎。

让孩子远离家中的小动物(猫、狗、松鼠等宠物都在远离之列)。

1.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孩子与传染病人的隔离公作。

2.积极防蚊灭蚊,预防蚊虫叮咬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

3.孩子的房间要多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4.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等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5.孩子患脑膜炎后的护理

6.发现可疑症状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7.孩子高热寒战时要注意保暖,用退热药时充分给孩子补充水分,热退后要及时帮孩子换掉汗湿的衣服。

8.如果孩子昏迷,父母应使孩子平卧,将头偏向一侧,帮助分泌物排出,以免引起窒息。

每2小时帮孩子翻身1次身,并轻拍孩子背部,促进排痰。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约 | 使用条款
© 2012 广州贝护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2040235号